不知不覺,夜已深了。若是平時,此刻我已入夢。

這段時間已來,所經歷的事情,所思考的事情都很多,所以睡眠來的就不是那麼準時了。

所以也有點時間,喝點咖啡,裝裝文青。

有時也會在咖啡廳內,找一處靠窗的位置。一份咖啡,一本書,一個下午。

有時候真想,我的人生就這麼簡單,這個世界裡的生活其實很多都很簡單,只要仔細觀察就可以發現城市片刻的寧靜。

咖啡

就是我的心靈慰藉,一杯好的單品咖啡,更可以陪伴我度過每個寂靜的夜晚

為什麼我這麼喜愛單品咖啡呢??

單品咖啡的代表,大家都會想到-藍山咖啡

因為藍山咖啡有著以下特色

頂級藍山咖啡:它產於加勒比海,咖啡都是在高原上生長而成的,吸收到了足夠的陽光的光照,生長的特別的好,藍色的咖啡香味很濃郁

咖啡調理師的精湛手藝也做出了美味的咖啡,能夠讓咖啡色香味俱全,有機的會得話,大家一定要好好的品嘗一下,相信這樣的口感是你無法忘懷的。

炭烘特級藍山咖啡:不知道大家對於此咖啡熟悉嗎?其實它的咖啡豆是世界最好的,看起來可能比普通的咖啡豆值大一些

其實用它來做上好的咖啡。做出來之後入口又軟又滑,口感超級的好,咖啡濃味很強,根據自己的口感再加入了一些糖

不得不說這款咖啡備受年輕人關注,成為了世界頂級昂貴的咖啡之一,贏得了大家的喜歡,不知道你是否喜歡這種咖啡呢?

最近經過朋友的介紹,我對BEMO Cafe這個品牌的阿里山系列咖啡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做了一些功課後發現臺灣阿里山咖啡水準之高

它的味道讓我感受到超越藍山咖啡的水準,因為阿里山山脈為臺灣五大山脈之一,和牙買加藍山咖啡幾乎處於同緯度

以1,200公尺的「高海拔」優勢,霧氣瀰漫,冷涼溫差大與水土滋養,產出的咖啡豆質地紮實、風味獨特且香氣、韻味層次豐富。

品飲前段是明亮的檸檬、啜飲時口感如絲絨般滑順柔美,檸檬、杏桃、李子及核桃等滋味,尾段帶臺灣特有的烏龍茶香及甜感,飽滿多汁。這支優質的臺灣咖啡,我猜你不會想錯過的。

尤其品飲前段是可以感受到檸檬的清香、口感絲絨般滑順柔和,細細品味不難發現檸檬、杏桃、李子及龍眼乾綜合起來的獨特口感,尾段則有著臺灣特有的茶香及甜感。這支優質的臺灣咖啡,我猜你不會想錯過的。

在BEMO Café的的官網上有三種阿里山的咖啡,我來分別介紹

臺灣‧阿里山‧卓武山咖啡
[ 風味描述 ]

緬槴花香Frangipani、熟蜜李Plumcot、白葡萄乾White Raisins、核桃Walnut

[ 阿里山 卓武山咖啡農場  ]

卓武山咖啡農場1200公尺高海拔特質,讓咖啡的甜度、酸度、香氣、風味加分許多,為了確保咖啡的品質與信譽,從農場管理、採豆、炒豆、行銷,莊園主事必躬親,堅持自產自銷,而且採收的豆子只選擇咖啡樹矮化後最頂層環狀樹枝所結果的部分,其餘下層咖啡豆都予以淘汰,採收下來咖啡豆每顆都長得特別壯碩。從種植到製作工序的每一環節,皆採有機栽培、不使用農藥!

這樣的堅持讓卓武山咖啡在2012年臺灣咖啡競賽獲得頭等獎,更於2021得到國際典藏咖啡競標(PCA)冠軍,成功將臺灣咖啡產區與國際精品咖啡市場完美接軌,為阿里山咖啡打出名號,也為卓武山咖啡闖出響亮的招牌,成就自己的榮耀!

臺灣‧阿里山‧吾佳莊園
[ 風味描述 ]

龍眼乾Dried Longan、烏龍茶Oolong Tea、黑糖Brown Sugar

[ 阿里山 吾佳莊園 ]

吾佳莊園位於嘉義縣番路鄉草山村,座落在綿延的阿里山山脈上。這裡的陽光及雨霧合適,日夜溫差夠大,十分適合咖啡的生長。

莊園主實行自然農法,擅長有機肥料的施用,在開始種植咖啡以前,原本以產茶為主,也許是因為和茶樹一起長大,又或者是咖啡豆在處理時,常常與茶葉共用場地,讓吾佳莊園的咖啡豆,擁有與臺灣高山茶相像的美麗韻味,此外,又有一層龍眼乾的甘甜。 

在網路上找到BEMO Cafe之前和VOGUE的風格野餐會活動,可見BEMO Cafe對於自身品牌的重視程度

<<這是誠品南西2019年的快閃活動,這個風格完全是我的菜啊!!

<這是蔦屋書店2019年的快閃活動,文青質感路線也很不錯!

一杯好喝的咖啡要如何定義?

有人說:要濃、醇、苦;也有人說:要清爽、甘甜;也有人說:要不酸、不苦、不澀……

通常老饕級的咖啡愛好者會說XX牌子、XX店的咖啡好喝;美食級的咖啡愛好者會說XX產區、XX品種的咖啡好喝……

當然,因為每個人所接觸的咖啡種類不同,而會有不同的認知。對於普通人而言,好喝的咖啡通常是指合自己口味、也習慣那個味道。

但是BEMO Café的濾掛有15g之多,比一般10g掛耳粉量足足多了50%,難怪帶來更多層次的風味及口感,為臺灣阿里山咖啡下了一個全新註解

如果只是單純評論「好喝的咖啡」太過矯情,而是要從飲用者角度出發,來判定咖啡好不好喝,不應該是專家說了算,而是你說了才算。

BEMO Café的阿里山系列值得您細細品嘗,讓這咖啡的餘韻在你舌尖上舞動吧

BEM1851VRV18VRVRWD

南投不酸的咖啡評價分享 一杯咖啡的品質,除了會受到沖泡方法和器具的影響,咖啡豆的品質也是至關重要的,但是對於很多喜歡喝咖啡的人來說,想要在茫茫咖啡中找到一款自己喜歡的咖啡豆往往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那麼,如何才能選購到自己喜歡的咖啡豆呢? 雲林冷泡咖啡評價分享

1.找到自己喜歡的咖啡味道

想要找到自己喜歡的咖啡豆,第一件事兒就是要清楚知道自己喜歡的咖啡的味道。那你要做的就是多喝咖啡,勇於嘗試新鮮事物。 基隆哥斯大黎加咖啡贈品推薦

有的人喜歡酸味的咖啡,有的人喜歡苦味的咖啡,如果你不嘗試,你就不會知道自己到底喜歡什麼味道的咖啡。確定了自己喜歡的咖啡的味道後,就可以根據自己的口味選擇咖啡了。

2.查看咖啡豆的來源

通過查看咖啡的產地,基隆壺泡式咖啡企業禮品推薦 可以大致瞭解到咖啡的風味,海拔,緯度,降雨量,土壤等因素都會影響咖啡的口味。

世界上主要的咖啡產區是在中美洲和南美洲,巴西,非洲和印尼。

中美洲咖啡
包括瓜地馬拉,尼加拉瓜和哥斯大黎加的咖啡,通常帶有堅果味和巧克力味,並且還有一些甜味,酸味較低;

南美洲咖啡
包括來自巴西,厄瓜多爾和哥倫比亞的咖啡,通常具有巧克力味或柔和的水果味; 臺中阿里山咖啡禮盒推薦

巴西咖啡
巴西咖啡的質地往往較厚,也稱為笨重,咖啡生長的海拔不同,口味的差異也很大;

非洲咖啡
包括來自衣索比亞,苗栗衣索比亞咖啡伴手禮推薦 肯亞和布隆迪的非洲咖啡,通常帶有果味和花香,並帶有漿果和柑橘味。它們通常具有較高的酸度水準,因此可帶來一杯清爽,淡淡的咖啡;

印尼咖啡
印尼的咖啡通常具有濃郁的味道,帶有泥土或煙熏味。

3.查看處理方法

不同的處理方法,彰化速溶咖啡試喝心得 使用的發酵方法也不一樣,給咖啡的帶來的味道也不一樣。

日曬法:通常會給咖啡增加藍莓、草莓或熱帶水果的風味,酸度溫和;
水洗法:通常會使咖啡豆呈現明顯果酸、複雜度稍強以及更乾淨的特質,但由於過於乾淨,通常風味不及日曬法豐富;
蜜處理:蜜處理的咖啡豆酸度要比水洗法和日曬法要低很多,做得好的咖啡豆會有明顯的甜感。

4.查看烘焙程度

不同的烘焙程度,咖啡的味道也會不一樣。新竹浸泡式咖啡試喝心得

淺烘焙:果酸味重,香味尚可,美式咖啡一般採用這種烘焙程度的咖啡豆;
淺中烘焙:果酸味重同時帶有一些苦味,香度、酸度、醇度適中,常用於混合咖啡的烘焙;
中烘焙:果酸味柔和,苦味也變強了,味道屬於酸中帶苦,香味和風味都較好,常為日本和中歐人士所喜愛;
中深烘焙:最標準的烘焙度,酸味和苦味達到平衡,焦糖香味更濃,常用於法式咖啡;
深烘焙:苦味重,酸味已經基本難以察覺,口感最為醇厚。

5.查看咖啡豆種類 雲林冷泡咖啡企業贈品推薦

最主要的咖啡豆種有兩種,就是Arabica和Robusta。

Arabica味道偏甜帶微水果香味,酸度更高,質感更柔和。而Robusta則味道更強烈,製成的特濃咖啡口感會比Arabica醇厚和香濃。通常Arabica的品質會更好,但Robusta味道濃烈,多會與Arabica混合使用,令咖啡更香醇。

6.單品豆或拼配豆 基隆藝伎咖啡禮盒推薦

單品咖啡豆
單品豆最廣泛的理解是單一品種或者單一產區的咖啡豆,口味也比較單一,但也會更為通透,酸就是酸,苦就是苦,更能品嘗到咖啡的本味。

世界上著名的單品豆有,藍山咖啡、摩卡咖啡、聖赫倫那咖啡、瑰夏咖啡、貓屎咖啡、聖多斯咖啡、翡翠咖啡、曼特寧咖啡、耶加雪啡咖啡等。

拼配咖啡豆
拼配咖啡豆就是將各種單品咖啡豆混合在一起,創造出口感更豐富的咖啡。每一種咖啡豆會有自己獨特的風味和口感,但也會有自己的不足,通過其他咖啡的融合,相互之間取長補短,往往口感更豐富,更符合大眾需求。所以現在市面上大多咖啡豆都是拼配咖啡豆。花蓮肯亞咖啡中秋送禮推薦

雞魚肉必不可少并且是全魚全雞,尤其是豬頭、豬尾一樣都不能缺,喻示有吃整頭豬,有頭有尾,圓圓滿滿。一大碗魚大年三十吃到正月十五,開頭中間不動筷子,寓意年年有魚(余)。為了趕上這頓雖不豐盛但充滿年味的團圓飯,即使萬水千山,也阻擋不了遠方游子回鄉的腳步。 想念鄉下過年的色彩。抵近年關,家家戶戶要“撣堂霉”,也就是大掃除。農歷臘月二十四是灶王節,焚香敬完灶王爺,全家老少齊出動除塵,院前院后要修葺一新,房間里里外外要撣個遍,哪怕角落里的不起眼的蜘蛛網都不能放過。經濟條件稍好的、動作稍大點的,就花錢買白石灰將整個家粉刷一新。大門上寫春聯、墻壁上掛年畫、堂屋神壇上擱支紅蠟燭、窗臺上貼窗花、破舊的墻上糊上黃白紙或報紙,走廊里掛上紙糊的紅燈籠,每家都會想方設法弄出點花樣色彩來,增添一些喜慶氣氛。整飭一新的村莊家舍,加上大年初一,大家穿上新衣裳,感覺整個世界都是新的。 想念鄉下過年的聲音。燃放煙花,現如今已是城市尤其是大都市的奢侈品和大力整頓的不文明行為了,而在鄉下則是年年都有的保留節目。在我老家,聽長輩說過年是一頭大怪獸,要驅走怪獸,就必須放炮竹。不管是真是假,對于孩童們來說,能玩就是硬道理。從年三十傍晚到大年初一,噼噼啪啪,斷斷續續燃放的鞭炮,守歲的蔸栳火燃燒的爆炸聲,此起彼伏,融匯成一曲交響樂,要持續十多個小時,尤其到凌晨前后到達沸點,農村勁爆迎新年,要的就是這個效果。除了鞭炮的吉祥聲以外,鄉村農舍到處洋溢著和諧之音,按村規鄉約,鄰里有矛盾,這幾天不能“發飆”,要和睦相處等待來年再行解決;小孩做錯事,大人不能打罵;小孩子要講吉祥話,不僅不能爆粗,還要有所諱忌,要忌口,如在灶堂燒火做飯時,不能說“退柴”要說“退火”,尤其不能說“死”之類不吉祥的字眼。打碎碗碟不能說“打爛”要說“歲歲平安,打發打發”。出門拜年,見人要問好,小孩對長輩要禮貌稱呼,左一聲給爺爺拜年,右一聲向阿姨問好,叫得村頭巷尾愛意融融,歡樂吉祥。初一大早,全村人聚到一個大堂屋里,每家端一壺酒、一個果盤,幾樣拿手的好菜或點心,一同分享,互致祝福,人聲喧嘩,喜氣洋溢。 想念鄉下過年的儀式。儀式是文化的傳承,喻示活動的莊嚴與神圣。鄉下過年儀式感特強。鄉下過年是由貼春聯、推豆腐、打糍粑、做醪糟、殺豬宰雞、炒瓜子、制麻糖、祭神祭祖、上墳燒紙、守歲出天等活動組成的。每一樣都有嚴格規矩,單說臘月二十四送灶神爺上天,家家要點好香,燒焟燭,放鞭炮,口中念叨“保佑來年風調雨順灶火平安”等話語。守歲也是很講究的,全家人圍坐火爐旁,嗑瓜子聊天,講講一年的成長收獲,聽聽長輩的關心提點,尤其是在外闖蕩的青壯年還要向全家發愿,向長輩許諾來年要賺大錢干大事。直到新年的鐘聲敲響,大家才各自回屋,盡情分享由各家各戶燃放的炮竹聲。遠近晨曦中傳來的雞鳴狗吠聲,合奏而成震響天地間的迎春曲。 鄉下過年,是銘刻于心歷久彌新的鄉愁,是泥土里長出來的鄉村情緒,是季節輪回的親情序曲,是山村人向美好生活進發的內心鼓點,是一壺撫慰游子身心的別致老酒,是一首傳唱千年的經典老歌。 鄉下過年,永恒的思鄉情愫。 >>>更多美文:心情隨筆

我發現近幾年來,儀式感三個字被越來越多的人提起。在我的認知里,儀式感就是為一件事情投入心思和精力。《小王子》中狐貍認為,“儀式感就是使某一天與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時刻與其他時刻不同。” 你也許認為儀式感很高級,很隆重,它讓我們想起滿地的鮮花,浪漫的婚禮,奢侈的西餐,搖曳的燭光。其實有時候它也很普通,比如每天洗漱、化妝、衣飾搭配。有一天我去吃飯,路遇朋友,她一臉壞笑地調侃道:“干嗎去啊,打扮得這么漂亮?約會吧!”我也笑了:“打扮一下取悅自己不行嗎?”至今還記得《蒂凡尼的早餐》里,赫本身著小黑裙,優雅地吃著可頌的樣子,真美。這種詩意的儀式感讓可頌面包與熱咖啡變成了盛宴,讓蒼白的生活變得熠熠生輝。 儀式感用在自己身上,孤獨的日子不寂寞。在愛情里,儀式感更是不可或缺的。情人節是重頭戲,還有每對情侶專屬的各個紀念日,它令我們感受到重視與在乎,愛意和尊重。 可是在我們與親人相處的過程里,往往忽略了儀式感,換句話說我們對待親人太隨意。比如我,一年之中大概也就在母親節和父親節的時候,給父母買禮物,只在他們生日的時候,張羅出去吃大餐。我覺得自己越長大越忙,成家立業之后更是忙不過來了,自然的也就與父母的溝通越來越少,我的生活圈子里仿佛沒有了父母似的。 那日我陪兒子去上一堂茶文化公益課,我們一起換上茶服,面前的茶具玲瓏精致。在茶師的引領下,放茶,倒水,那一套講究的儀式下來,不覺繁瑣,未等品茶卻先品出了意境美。當兒子在茶師的啟發下,把第一杯茶湯恭恭敬敬遞到我手上的時候,我和其他家長一樣,感動得淚眼婆娑。 我們就是這么容易滿足。忽然間心有所動,同樣是為人父母,如果我把這樣的儀式感呈現給父母,他們也一樣會感動,會欣慰。我突然理解了,親人之間也需要儀式感來表達內心的莊重與情感,讓它代替蒼白的語言,擲地有聲。 不必拘泥特殊的日子才買禮物給父母,平常日子里的一捧鮮花,就能芳香母親的心;認真地陪父親下盤棋、喝杯酒,耐心聽他嘮叨嘮叨當年勇,別打斷;稍微穿得正式一點,帶父母去小劇場看戲,就像小時候他們帶我們看電影一樣,興奮好幾天;一家三口的旅行,別忘了帶著父母,他們老了,這個世界的精彩也與他們分享吧。 大到一個國家,天安門廣場的升旗儀式,彰顯出中華民族的個性與尊嚴,這使得多少親眼觀看的同胞熱淚盈眶,心中油然升起莊嚴的愛國情懷。小到一個家庭,為在意的人用心去做每一件事都是一種儀式感,這些儀式感疊加在一起形成的感情才會越來越深厚。而長久地停留在我們內心,刻骨銘心的也都是那一樁樁充滿儀式感的事情。 親人們在乎的,從來都是儀式感背后的真情實意。 >>>更多美文:心情隨筆

我是在旅途上閱讀楊世金先生的這本文稿,沒想到一拿起就放不下了。倒不是他寫出驚世之作或者創造了一個什么不同的世界,而是他像一個老朋友,親切地對我們把自己的故事娓娓道來,令人目不睱接。他所書寫的往事讓我窺見自己晃動的影子,看到自己的少年歲月永不寂滅的光景。可以說,這是一本情懷之書,銘記之書,也是命運之書,它關于成長與遭遇,歲月與風俗,辛酸與苦難,榮譽與屈辱。 徐聞被譽為大陸的最南端,但在我看來,離縣城五十公里遠的下洋鎮更是一個容易被遺忘的處所。楊先生的老家后嶺村離我出生的小蘇村不夠十公里遠。小的時候,我常在高高的草垛上望向蔚藍的大海,眼光穿過的村莊就有后嶺村。楊世金與我聯系是這幾年間的事情。楊世金盡管有多種社會稱呼,我覺得叫金叔較為親切。 有一年,我回徐聞,金叔跟我說,以往他忙于政務,沒有精力去寫作,如今退休后有時間,他想把過往寫的文章結集,作為一個回望,一個紀念,一個存在。之前,我沒有聽徐聞的文化人說起金叔會寫文章,我也沒看機會看過他的文章。他不會也像其他老干部一樣寫一些八股文吧?我將信將疑地鼓勵他拿作品出來看看。不久,他果然把文稿發給我,我把金叔的書稿帶在身邊,斷斷續續地瀏覽,一下子打消了我的疑慮,途中的閱讀,仿佛與主人翁一起走在路上,一起回到故土去。 “我生于后嶺,長于后嶺。這里的一人一物、一草一木曾是那么熟悉和親切,兒時的苦樂年華就遺落在這里的海灘邊,田野間,溪流里,山坡上,樹林中……”很多作家的寫作都離不開自己的故鄉,是故鄉塑造了一個寫作者最初的心靈。故鄉后嶺之于金叔是出生地,是人生之初所有的世界,也是生命的原點。寫作后嶺村那個追刺草的小孩并非一定是作家的事業,每一個有語言能力和內心傾訴的人都可以勝任。楊世金先生,作為一名曾經夢想當一名作家的國家公務員,他沒有膽怯于自己是否是作家,而是他知道一個人懂什么就去寫什么。就這樣,他誠實地用樸素的語言來記錄養育自己的土地,以及土地上的人生,在現實與記憶之間穿梭,伴隨著熱愛、 痛苦、歡喜、離別和傷感,所有他經歷過和感受過的一旦變成文字,這一切所引發的都是值得贊許的。 后嶺村臨海。大海就是最偉大的人文教育,它給了金叔稟賦,也給他永遠的疼痛。1938年,金叔的祖父在瓊州海峽捕魚,被日本人所害,沉尸大海。“我可憐的祖父,連一塊墓地都沒有,只能以大海當床,波 浪當枕,永遠躺在太平洋上,看日升月落,聽潮起潮退,也許那 潮聲就是他的哭泣聲吧。”這是一段追憶的文字,寄托了金叔深 深的哀思,他寫出一個家庭的不幸與時代之難。這本書中還有懷念親人的其他篇章,寫得肝腸欲斷。就想,少年時與死神擦肩而過的金叔,寫作成為他與逝去的亡靈溝通和對話的方式,書寫成 為最有效的紀念。 從祖父寫到父親,他把所有能承受的都掏出來。不幸和苦難反而激勵了金叔的人生意志。金叔的父親十七歲挑起家里的重擔,繼續著新的謀生。生活的變遷,幼小的心靈更為敏銳地觸及到。金叔寫到他年少的父親經歷的屈辱,盡管父親不愿意說, 做兒子的已完全能感受到。負債、多病、缺衣少吃,幾乎沒有什么指望和尊嚴。這樣的家庭環境里成長出來的孩子大都郁郁寡歡。少年老成,沒有什么童真,更不是什么金枝玉葉,生活過早如墳墓一樣壓在心上,這是中國農村少年的精神現狀。窮人家的孩子,沒有什么資本能拿出來夸耀的,除了無望還是無望,命運讓這個鄉村少年經歷著死亡,過早把他定義為彷徨少年。“那年正月,三歲的小妹夭折了,二月母親走了,六月祖母去世了,真可謂是慘絕人寰。在萬般痛苦悲傷和無奈中,父親咬緊牙關完成了這三件喪事,仿佛一夜之間,他就衰老了。沉重的打擊,讓他沉默寡言,郁郁寡歡。每天夜里,勞作一天之后,父親躺在床上,那一聲沉重的嘆氣‘唉……’,穿過墻壁,仿佛一塊石頭壓在我們的心上。我們也跟著父親深深地嘆氣,眼淚禁不住地流下來。”遭遇如此突如其來的變故,這需要多大的意志才能活下去?父親的悲傷穿墻而過,無形中把傷心的種子種在年幼的土地上。對于父親,金叔給出了復雜的認識:“我無法給他下一個具體而周全的定義。在我的印象中,他既有怯弱與勇敢,軟弱與倔強,執著與獨斷,又有寬容與專制……他是靈魂上罕見的干凈之人。他一切的一切影響著我的一生。”人生就是一面鏡像, 父親作為一面鏡子,讓金叔看到他在黑暗中撼動的身影。欣喜的是,金叔沒有埋怨命運的不公,而是在逆境里學會了忍耐與平靜,奮起與抗爭,展示出一種激情與沖決的力量,唱出生命響亮的歌。 生命是懷想的旅程。金叔最后把書名定為《后嶺村那個追刺草的小孩》,可見刺草作為一個物象在他內心里的輕與重。“故鄉的草,給我印象最深的是‘刺草’。它像海里長著刺的海膽, 當你不小心觸摸到它的時候,便會被刺痛。村民往往會采此草,綁在掛著吊籃的吊鉤上,防老鼠爬進籃子里偷吃東西。”金叔寫出平凡刺草的別致之處。盛開之后的刺草,它干枯脫落,種子隨風飄蕩,到別處生根發芽,繁衍生息。寫刺草,也就是寫自己的人生,隱藏著樸素的人生道理。 歲月遠去,那個曾經趕海的小孩,因為意志和力量,在命運的苦海里躍出生命的濤聲,如潮汐一樣充滿歌唱的節奏。而作為風中追著刺草的少年,在故鄉的風物和親人的愛中,他袒露著內心悠長的感受,在命運的深處獲得回歸。金叔經歷過凋零,也親歷過繁華,而海邊生長刺草的故鄉,海邊陽光明媚的日子,才是自己歸去的地方。有一個朋友說過一句話:愿你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生命中有這樣的光景,時間退回最初的樣子。在寫這篇文章的時候,這句話就來到嘴邊,我體驗的是金叔的生活,也許是自己的某個瞬間。歸去來兮,在金叔充滿情意的文字里,他恰好是歸來的少年。  >>>更多美文:散文隨筆


南投不酸的咖啡禮品推薦
bemo cafe奶萃咖啡試喝心得 嘉義阿里山咖啡網友推薦 花蓮單品咖啡哪種好喝bemo cafe壺泡咖啡試喝心得 花蓮濾掛式咖啡企業禮品推薦 新竹阿里山咖啡企業送禮推薦bemo cafe冰釀咖啡介紹 南投精品咖啡伴手禮推薦 宜蘭肯亞咖啡試喝心得

arrow
arrow

    t62er8b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